Course curriculum

  • 1

    课程介绍

    • 宣传片

    • 课程设计

  • 2

    艾米莉·狄金森的死亡诗歌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

    • 第一讲日落斜光焦虑虚无与存在

    • 第二讲脑海中的葬礼:存在与虚空的共鸣

    • 第三讲虚空的摧毁力量---从有限走向无限

  • 3

    《唐•璜》的后现代主义解读

    • 第一讲 鬼:神形两份的象征

    • 第二讲 鬼:融合反讽与情欲的符号

    • 第三讲鬼.诗.救赎

  • 4

    西尔维亚·普拉斯与象征主义画家爱德华·蒙克

    • 第一讲原色的反差---苦闷的心境

    • 第二讲 情感的物化---消熔

    • 第三讲情感的物化---石化

  • 5

    记忆的声色光影: 道禅哲学和诗学对默温的影响

    • 第一讲中国道禅影响的美国诗人

    • 第二讲记忆的声色光影

    • 第三讲诗歌与道的起源:音乐与无声的隐喻

    • 第四讲第三体

    • 第五讲未知与无名:道禅语言观

  • 6

    道禅影响下的中美诗歌的解构主义阅读

    • 第一讲中国自然的内在冲突及其与西方美学主义 的相似性

    • 第二讲受中国自然哲学影响的美国诗人---勃莱和斯蒂文斯诗中的死亡肢解意象

    • 第三讲道禅影响的中国诗人---海子和顾城的悲剧诗歌和悲剧人生

  • 7

    托尼莫里森的《爱娃》 与西方悲剧传统

    • 第一讲《爱娃》及西方悲剧传统中的道德模糊性

    • 第二讲爱娃:难以割舍和难以拥抱的种族身份

    • 第三讲男孩吊死在最美丽的无花果树上

  • 8

    摄影中的流放符号:王安忆《长恨歌》中的流放、悲悼,和抒情时间

    • 第一讲摄影与流放

    • 第二讲摄影与死亡

    • 第三讲摄影与王安忆小说中的抒情时间

  • 9

    彼得·汉克特《为了长久告别的短信》中的时间、 影像与小说虚构

    • 第一讲 时间&朱迪斯-克莱尔的对比

    • 第二讲作为中介的影像

    • 第三讲影像与肉体在电影和摄影了的分离

    • 第四讲Bild-Buildung(影像-教育)

  • 10

    女性写作中的流放符号:杜拉斯,鲍勃,莫里森

    • 第一讲 鲍勃笔下的迷雾世界:自我投射和自我疏离

    • 第二讲琴声如诉:杜拉斯巴洛克式的交响叙述

    • 第三讲蓝眼睛注视下的疯狂:布鲁斯和爵士乐的叙述体

  • 11

    霍夫曼小说中的反讽、分裂与怪诞与 施莱格尔浪漫主义诗学的背离

    • 第一讲反讽在小说中的应用

    • 第二讲反讽回旋上升的僵局

    • 第三讲怪诞风格对人物的塑造

    • 第四讲 分裂手法的应用

  • 12

    乔伊斯的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》中意象构成 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比较研究

    • 第一讲 意象的形成和通感意象

    • 第二讲意象之象征意义的强扭结合

  • 13

    四维空间:埃斯舍,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

    • 第一讲 四维空间及其文学艺术体现

    • 第二讲 埃斯舍、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创造的四维空间